黑龍江省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先于其它省份,隨著國家對農業的投入量增大,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產 生了飛躍。但是,近幾年來,由于農機安全管理法規 體系不完善、監管薄弱、農機違法載人、酒后駕駛、無 證駕駛、疲勞駕駛、無牌證機車參加生產作業,違規 操作等現象嚴重,直接導致各類農機事故的發生,因 此我們要督促檢查各項農機安全生產措施的貫徹落 實情況,積極地開展農機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做到有 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保證農機安全生產法 治監督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一、加強農機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體系建設
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要將農機安全教育培 訓工作納入安全生產總體規劃,加強農機安全教育 培訓的投入,加強農機安全培訓教育的基礎建設與 體系建設,規范安全培訓管理,開展多層次、形式多 樣化的安全培訓活動。提高農機管理干部隊伍政治 業務素質、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提高農機手質量 安全意識和致富能力。培訓要以農機校為重點,加 強農機教育培訓基礎建設。要改革辦學模式,由以 前的學員到校學習變為送教下鄉。 以村屯為單位, 農民需要什么樣知識,就講解什么,改變過去教師講 什么農民聽什么的教學模式,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 教師在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時,必須與學員的學習 方法有機結合起來,正確引導學員用最佳的學習方 法學習,及時掌握反饋信息,然后根據具體情況采取 相應措施,力爭使學員學多少理解多少,做到學有所 用,用之必學,促進求知欲望,達到最佳學習效果。 總之,培訓教育對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道 德水平、法規意識,保證農業安全生產具有戰略意義 和現實意義。隨著諸多新型農機具、新的農機技術 的推廣應用,培訓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二、做好農機監理工作
農機駕駛操作人員的年度考核審驗,是安全監 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除檢查身體是否合格外,在資 格審驗時應對機務知識、法規、操作規章以及他們遵 守法規與安全駕駛操作情況進行考核審驗。結合農 忙季節之前的機具檢修、機具準備,進行機具檢審是 我國農業機械化管理的優良傳統。對于發現不安全 因素,及時采取措施進行糾正,對保證作業安全具有
重要作用。對于拖拉機特別是以營運為主的機動車
的審驗,重點要嚴格檢查起動性能,轉向制動性能、 燈光、信號等是否安全可靠; 同時,也要注意審驗牌 證( 照) 與機車、駕駛員是否相符,對無證照機車和駕 駛操作人員應及時糾正,補辦證照手續; 對于機具、 機組,側重于總體技術狀態、運轉情況、安全防護以 及噪聲的檢查; 對檢審合格的農機具要發給“合格 證”以作為從事作業的資格憑證,也便于監督、管理。 為使農機具的檢審工作順利進行,需要農機安全監 理、管理兩個部分密切配合,農機具的檢審要做到制 度化,即由專業技術人員定期、定點檢審,配備必要 的檢測儀器,采用科學的檢測手段; 重要的技術指標 如轉速、壓力、間隙等,要通過儀器檢測出定量化數 據。這是提高安全監理科技含量和監理水平的發展 方向。要加強農機監理的工作紀律,規范執法行為, 堅決杜絕說人情話辦人情事,只收費不檢驗、不服務 的問題,切實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提高執法的嚴肅 性。
三、開展整治“黑車非駕”的專項活動
發揮基層農機監理網絡優勢,調動縣、鄉、村農 機監理人員和安全協管人員,對無牌行駛和無證駕 駛進行全面清理,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 組織監 理人員深入田間、場院和鄉村道路,檢查排除事故隱 患。開展技術服務,打擊違章載人、超載等嚴重違章 行為,清理非法拼裝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農用運輸 車。同時,結合農忙季節組織全方位的安全生產檢 查。
四、開展“農機安全宣傳月”活動
重點宣傳農機安全生產管理法規,加強教育,提 高農機手的守法意識,提高農民和機手的安全意識。 組織農機監理人員深入鄉村,開展農機法規和安全 知識咨詢,利用板報、標語、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 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
總之,要想強化農機管理,還必須依法制機,在
1994 年黑龍江省人大先后頒布實施了兩部農機法規
《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管理條例》和《黑龍江省農業機 械監督管理條例》。這兩部條例的頒布給農機管理 工作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