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狀況的調查,筆者選定了一些地理位置不同、交通便利情況不同的村莊作為重點調研地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并與農民、機手進行交談。為了能較為全面的反映小麥聯合收割機的工作狀況,我將調查重點放在農機手和普通農民,這兩類與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狀況直接相關的群體中進行,并根據他們最關心的最直接、最實際的問題,為他們“量身訂做”了兩份不同的調查表。
對農機手而言,作業狀況主要包括作業收益、作業方式、作業環境三個方面。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數量不斷增加。同時,農機手的作業狀況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就目前而言,農機手的作業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不參與跨區作業而只在本地區作業的作業方式。采用這種作業方式的農機手不僅收益少,而且還導致小麥聯合收割機長期閑置,不能充分發揮機器的功用,降低了小麥聯合收割機的使用率,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但這種作業方式的作業環境較好。二是農機手在本地區作業的同時還參與跨區作業的作業方式。就目前而言,跨區作業的形式主要有三種:①農機部門組織的跨區作業隊;②農機專業合作社、中介服務機構或經紀人組織的跨區作業隊;③機手自發組織或單機的跨區作業模式。從調查情況來看,前兩種跨區作業方式不僅收益好,而且收入穩定,風險小。這主要是因為前兩種作業方式的組織者能夠準確全面的把握小麥收割的時間、收割面積等有關跨區作業的信息,避免了盲目出機的情況。不僅如此,前兩種跨區作業方式組織嚴密,作業次序安排合理,不會出現疲勞駕駛的情況,而且隊伍中往往配有專門的小麥聯合收割機維護人員。
相比較而言,前兩種跨區作業方式無論是在作業收益還是在作業環境方面都遠遠優于第三種。因為第三種跨區作業方式往往存在盲目出機的情況,而且農機手收益不穩定,工作環境較差。對農民而言,小麥聯合收割機的作業狀況主要是指小麥聯合收割機的作業質量和作業價格。通過調查筆者發現雖然小麥聯合收割機數量大幅增加,但其作業價格并沒有出現大的波動。農民普遍可以接受,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距鄉鎮中心較遠的部分村莊的收割時間要比距離鄉鎮中心較近的村莊晚,這嚴重的影響了偏遠地區農民的搶收進度。特別是對于一些地形比較特殊、小麥聯合收割機難以完成收割任務的田地仍然需要依靠人力收獲,大大降低了搶收工作的推進速度。除此之外,農機手因疲勞駕駛造成生命財產損失以及拒絕給一些田地作業的情況也時有發生。